从这点可以看出,小主人有些被宠坏的人格,又有了一次自负的膨胀。
多伦股份当前设置独立董事2名,分别为曾宏翔和张红山,两人于今年1月3日走马上任,其担任独立董事的待遇津贴为多少尚不得知。调查起因为公司遭到原财务部一资料保管员的举报。
多伦股份表示,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如在扣缴税款方面存在责任,可能承担罚款等行政处罚后果。不过像多伦股份这样独立董事税前薪金也就24万多,涉及的行政处罚并不会多,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并不会造成多少业绩上的影响。两人2011年的所拿报酬分别为9.79万元和10.39万元。标签:独立董事|行政处罚|分别为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日前宣布拟涉足金融服务的多伦股份(行情, 问诊)(600693)昨日突传消息,因前员工举报税款问题,目前正被税务局调查。
应该是有关柯子仲和陈淑如两位独立董事的津贴税款问题此外,昨日央行继续开展14天正回购操作,600亿元的交易量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信心。去年人民币汇率表现出比较奇怪的现象,人民币开始替代日元的作用。
在不少人看来,除了美国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的转变外,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也是影响全球市场的一大因素。中国贸易和国际收支依然保有大量顺差,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则是赤字,人民币汇率没有贬值的理由。然而,此前人们所预期的新兴市场国家央行行长围攻耶伦的场面,并未出现。一旦大量资本流出,对中国经济将产生不小冲击。
在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看来,流动性波动、出口恶化是新兴市场震荡波可能会冲击到中国的途径。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已经开始加息,但加息对经济增长的伤害亦无法避免,货币大幅贬值还会带来输入型通胀风险。
曾声称对美国货币政策不满的印度央行行长Raghuram Rajan日前在悉尼举行的G20会议上称,无法解决新兴市场的混乱,可能会再一次爆发金融危机,新兴市场摆脱困境还是要靠自己。同时,中国经济也较为独立。资本在中国能挣到钱,所以流出的压力不大,即使有流出,但中国经常账户的顺差能弥补资本账户的逆差,未来人民币仍将面临升值的压力。新兴经济体,尤其是经常项目为负的印度、印尼、巴西等国家,一方面经常项目收入受到因中国收缩投资导致的海外需求下降压力,另一方面,受到美国QE退出引发的资本流出压力,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为缓解货币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必须提高利率来稳定币值。
这样的状况令各个国家的央行行长们坐不住了。此外,尽管新兴经济体占中国出口额和出口增加值的比重不到20%,但新兴经济体需求下滑也将拖累中国出口势头。资料显示,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41次创新高,上涨1984个基点,全年升值幅度达到3%,涨幅几乎是2012年的3倍。金融危机后,在美国接二连三地推出多轮QE和中国信贷扩张周期刺激下,新兴经济体普遍通过加杠杆来刺激经济,但2014年在中国信贷收缩和美国QE退出的影响下,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流动性和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在过去几周依然表现稳定,并将持续坚挺。未来,流动性泛滥可能出现收敛,某些领域对流动性的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发达经济体在本土难以找到投资项目的同时,将目标转向正在发展的新兴经济市场,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短期的高收益。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他国家。
市场数据显示,阿根廷比索今年以来已经贬值超过20%,阿根廷央行为此干预市场,放开兑换美元的管制,但无济于事,汇率仍未回到正常水平。这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成功,人民币逐步被市场认可的结果。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都认为,悉尼G20峰会必须讨论货币政策和资本流动问题,尤其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变。虽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影响有限,但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这次的波及面非常广,俄罗斯也受到牵连。全球性的量化宽松不可能持续下去,早晚要调整。为期两天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于2月23日在悉尼闭幕,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结束了她的国际舞台首秀。
孙立坚进一步解释:以往当新兴市场经济遭受重创之时,通常是由日元充当‘避风港,但此次人民币汇率坚挺倒是完全有取代日元成为‘避风港的趋势。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美元、欧元、英镑如果再次出现量化宽松,人民币依然可以成为世界性的货币,在离岸金融交易中心的建立、货币储备功能的发挥上,人民币的重要性将持续增加。
因为美元一升值,人民币跟着升值,而其他货币却一起贬值。其中,有3种货币跌幅在5%以上,依次是阿根廷比索下跌18%,土耳其里拉下跌8%,南非兰特下跌5.4%。
事实上,人民币不仅没有出现如其他新兴市场货币那般的贬值状况,反而出现了替代日元成为避险货币的迹象统计显示,从2007年到2013年,居民收入信心指数呈V形走势,2008年,收入信心指数陷入谷底,从2009年开始,收入信心指数曲线上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这一指数达到了八年来的最高点。
大调查还发现:2014年中国家庭最青睐的投资品依次是基金、黄金、股票、理财产品、房产等,最冷门的投资品是期货。投资扎堆儿基金和黄金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减小,投资热情逐渐增强,这或许是中国家庭的投资秘密。网购热情相对较低的是:北京(74.8%),新疆(75.9%),山西(76.8%)。从趋势上看,即便在2008年最低点时,受访家庭的收入信心指数也没有跌入收入信心危机区。
喜欢网购的多为18—25岁的年轻人。据调查组分析,收入信心与人们对经济大环境和大形势的判断直接相关。
2014年前三位分别是:家电(36.7%)、旅游(33.8%)、电脑等数码产品(30.8%)。据分析,尽管消费方式发生变化,全民网购渐成趋势,但这并不能完全拉动消费升级,消费升级趋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促进内需,依然要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平衡各地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拉动农村消费。由此可推断,即便遭遇世界经济寒流,中国百姓依然对国家整体经济形式保持乐观,且乐观程度逐年上升。
山东、江苏、湖南等地的创业意愿最低,而河南、四川东部、两广交界处的城市,创业热情最高。这为改革的推进,打下了扎实良好的信心基础。指数越高,乐观程度越高。跨过富裕的门槛后,相较于家电、汽车和奢侈品,旅游成为富裕人群最乐于从事的消费活动。
调查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起,调查对象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4个城市和300个县,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抽样和统计。调查显示,55.26%的西藏受访者判断2014年当地房价会上涨,比例最高。
针对10万中国家庭的大型调查显示,32%家庭今年不打算投资2014年中国人的钱将流向何处?昨日公布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今年我国有32%的家庭不打算投资,显示了中国家庭财商较低,缺乏投资意识和财产增值观念,而中国家庭最青睐的投资品是基金、黄金、股票。其次是上海(54.77%),北京(52.79%)。
而预期楼市低迷的幅员广阔,覆盖了中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2013年八成以上中国家庭网购,有意思的是,有过网购行为的城乡居民比例差别不大,83%的城市受访者有过网购行为,与之相比,农村受访者仅相差4.4个百分点。
本文由轻举妄动网“荆楚社科讲坛”屈原故里话端午轻举妄动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我院举办“华西-梅奥国际重症医学大会2023””